新 版 论 坛 使 用 答 疑
搜索
楼主: soo

[同志言情] 【转载】表弟嚣张 完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3-27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看了
发表于 2025-3-27 16: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感觉不一样
发表于 2025-3-28 00: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经典了 一口气看完了 内心五味杂陈 难道这是每个gay都要经历的事情吗
发表于 2025-3-28 1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几年过去依旧觉得是最好的同志小说
发表于 2025-4-13 16: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1挺真实
发表于 2025-4-13 23: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25-7-8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动
发表于 2025-7-8 0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凌晨进的帖子,花了快四个小时看完。这篇故事前面大半部分内容写的很扣人心弦,李凉和李亮、小宇、小昌三人间发生的故事写的十分生动,细节也很到位。尤其是每一小节基本都有表弟语录等令人印象深刻的短句,多少让人产生些认同,以及一些还暗含着古早互联网语言风格的词句能够看出00年代时期的身影,而想到如今已是25年,更觉此类故事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的经典性。- Y. W4 P: J1 H) c
         此类故事的核心冲突常在个人同志意识的挣扎、情侣间感情的纠葛以及外界社会(主要为家庭)传达的普世认知带来的压力。先说此文的亮点:一是小宇这个藏族男孩的人物塑造。小宇偏向是一个忧郁青年,作者是通过他的诗歌,宗教潜藏的价值观灌输体现的,比较特别,再加上其藏族身份,天然让中原人(汉族人)感到好奇。至于小宇其他部分的塑造以及他与李凉的感情经历则整体还算可以。二是让人不免怀疑的李亮李凉一体两面性。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二人面对外界社会的压力时的同样的怯懦和无力,甚至都想过轻生而非对抗压力。两者最后步入截然相反的结局,可以说主要是作者的一时之念让小昌把李凉追回来方得善终。
6 o+ _9 {" a7 @; \" R- a8 z        因此这也就是结尾部分令人不够满意的原因所在:一是读者很明显能够感觉末尾叙述节奏加快(从李凉逃避表弟主动请缨外派中东地区开始),二是作者对上文提到的三个核心冲突的解决不当。外派情节还主要是情侣关系的冲突,回到家后突然间三路冲突同时爆发——世俗压力的冲突直接引爆个人认知的冲突,想着按善哥的意思结婚了事;表弟从京返乡的出现没有缓和前面两个冲突,反而因为个人认知冲突过于强烈直接连环引爆情侣关系的冲突。接着画面一转又一次到了国外,我们虽然能够认识到刘力这个角色在全部出场情节中都是作为一个助推力的作用出现,但是在此处,这种助推力的出现会让人极其困惑,从剧情角度看大概率是小昌安排好了刘力劝李凉回国,但从读者视角看其实这个助推力等价于作者亲自下场把李凉劝回国,并且要命的是这个助推力其实并没有解决三个核心冲突中的任何一个冲突。个人认知冲突依然和世俗压力冲突强挂钩,情侣关系冲突中有一个雷似乎并没有解决,也就是李凉自己观察到的“小昌对其他男生都没有兴趣,只对他这个表哥感兴趣,也许他爱的是他缺失的父爱,这样当他真正不爱表哥时,他完全能够喜欢上女生,走世俗大众认可的路”。这一点仅提出作参考,毕竟从表弟的角色塑造上说李凉的推断是可能存在的,但这一点被作者又一次用“表弟无论如何在表哥这里受挫都一心想着表哥”的基本原则算是化解了,从而导向现在大家看到的所谓大团圆结局。( k2 r! k) q2 o( m# v
        这种大团圆结局固然令人欢喜,毕竟这类故事情节基本都很痛苦,人们希望故事里的角色如愿以偿,也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自己能够想他们一样,或者哪怕多增添一点这样的希望也很好。但是必须指出在作者所写作的故事中三个核心冲突都被避而不谈悬而未决,如果意识到这些的读者就会很难会认同这个结局,心里会涌出一股强烈的不真实感。所以不得不说作者结尾过于草率,实属有点是为了“包饺子”而“包饺子”了。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搜 同

GMT+8, 2025-7-19 06:10 , Processed in 0.015341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